你们不要再骂 GitLab 了
5月,美国针对华为的出口管制,引发关于开源是否受 EAR 影响的讨论
7月底,GitHub 断供伊朗、克里米亚
11月伊始,GitLab 公开表示拒绝为中国&俄国人提供 offer
今日的技术媒体,几乎一边倒地指责 GitLab。
似乎与“开源”有关的主体,格外容易引起这样反弹式的指责:说好的开源精神呢?
是真的很气。但然后呢?今天你违背开源精神让我不爽,骂一骂,后天又忘了这事,一切如初?
抛开价值层面的好恶,在现实层面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是:这样的事件究竟会如何影响我,我应该如何做?(如果你还在问:会影响我吗?那更要看下去)
要回答这个问题,不妨反过来想一想:他们(GitLab、GitHub 及其他不在开发者视野内但采取类似措施的企业)为什么不可以这么做?他们有权、有动机、有能力这么做吗?
对,“他们”指的并不是产品,而是公司,公司的首要目的是盈利,而不是践行开源精神。此处应划重点。
- 首先,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,他们完全有权这样做。法律允许与否?GitHub、GitLab 都是成熟的公司了,更何况还背靠了微软和 Google,我们真不用担心法务能力。
- 其次,是否有动机,也就是在衡量利弊后是否仍然去做。这里的利弊不仅指直接受影响的收入、品牌,还有政策等因素——毕竟,我们在谈的是公司,所在地区政策对一个公司的影响可不止税收这么简单。没有贸易战的大背景,GitLab 会这样做吗?恐怕不会。但它这样做了,显然是有其他的利抵消了这个弊。我们真不用去操心这个公司的智商。
- 再次,是否有能力,也就是他们能做什么、可能会做些什么:今天是不给 Offer ,明天会不提供产品、不让下载补丁吗?那安全漏洞(详情)怎么办?
(注意,这里不是恶意揣测 GitLab,只是举例说明一个道理:我们无法预知贸易战的走向,更无法预知限制会升级到什么地步,这叫客观现实,与 GitLab 的本意无关,GitLab 在此次事件中的透明处理仍是值得称道的。)
我们总结一下
这是公司行为,以公司追求利益的立场,假如没有贸易战的背景,GitLab 也好、GitHub 也罢,断断是不会想得罪中国市场的。所以别骂他们,国家利益始终是最高的,我们如是,美国的公司亦如是。大家立场不同,难道你要让美国公司为了中国用户的利益(自然也是中国的利益)跟自己的祖国对着干吗?
行文至此,我们再来回答“这样的事件究竟会如何影响我,我应该如何做?”
我们给出的答案是:作为个人,当然有继续以好恶选择产品的自由,但对于企业,需要防患于未然。
为什么偏偏是 GitLab、GitHub ?我们很清楚国内的软件开发界有多么爱这两个产品,美国自然也知道从这两家下手见效多快。
实质上,我们面对的风险,并不是某一家美国企业要采取什么措施(我相信他们也不想),而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形势会走向何处。
假如形势进一步恶化,那么来自这两个平台的限制继续升级是可预见的,更多企业会选择使用国产服务的趋势也是显然的。
而明智的企业,会提前行动以免陷入被动。
事件链接:https://gitlab.com/gitlab-com/www-gitlab-com/issues/5555
本文系作者 @Gitee 原创发布在 Gitee 官方博客。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